天天微动态丨欧新海:用实干托起旅游梦

2022-12-14 14:52:32 来源:

初冬的早上,阳光把王屋山照得像被涂上一层耀眼的金色,看上去暖暖的,但偶尔一股冷风袭来,还是冷得人直打哆嗦。


(资料图片)

11月15日上午8点,很多人刚刚走进办公室,而58岁的欧新海已巡查完两个工地。他打开手机,微信运动显示6000多步。

欧新海是市旅游集团项目部副指挥长,负责王屋山景区旅游项目建设。他有一个“雷打不动”的习惯:早上5点30分起床,洗漱后到道境广场、王母洞综合开发建设等项目工地巡查;8点就餐时,将巡查情况反馈给各个片区负责人,然后布置当天的工作。

接过“军令状”

2015年4月,欧新海接过王屋山景区改造升级的“军令状”。“当时不知道这里的情况有多复杂,只是想着为济源全域旅游尽自己的一份力。”尽管心里没底,但是凭着一股子狠劲儿,欧新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解决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,打开了王屋山景区各个片区建设的新局面。

在项目工地,工人们见到欧新海都会热情地打招呼。“天天都能见到他!”工人们对这个每天都出现在工地上的“指挥官”竖起了大拇指。

“王屋山景区建设是个大项目,历经多年的开发和升级改造,存在大量的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,中间不知道换了多少项目监理,工作难度较大,是块难啃的‘硬骨头’。”工作人员认为,欧新海这个副指挥长的工作比想象中要难。

“是啊,怎么不难呢。征地难、筹资难、建设难……但欧新海丝毫没有退缩,硬是带着兄弟们把这个项目干好了。”阳台宫片区项目经理杜军在这里工作多年,对于欧新海的工作,他最有发言权。

敢啃“硬骨头”

来到王屋山景区指挥部的第一天,欧新海就对片区所有工作人员与负责人下达指令:项目建设,依法办事;凡事有度,不得破坏环境,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;规范管理,建设队伍,突出“重建设,更重管理”的理念。一条条“军法”,成为所有工作人员不可逾越的红线。

重细节、重安全、重质量,是欧新海反复强调的。事实上,为了寻找一棵适合道境广场环境的疙瘩皂角树,他四处寻找树源;为了实地勘测索道工程,他拽着绳子、爬着山梯,硬是从荒山野岭中走出一条路……

在项目建设过程中,欧新海最长4个月没回过家。“大家付出了那么多心血,我就不信干不好!”欧新海形容,是一个“疯子”带着一群“傻子”在干工程。

正是欧新海“等不起”的紧迫感、“慢不得”的危机感、“坐不住”的责任感,带动了大家,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从而推动了项目建设。目前,道境广场项目已基本完成主体施工,雕塑部分、整体硬化铺装、水电管网施工正在收尾;王屋山索道更新项目已完成基础土建施工、上下站房主体建设,5-11号支架已安装完毕,设备安装完成80%;天坛峰综合提升项目总仙宫修缮工程已完成85%,老子祠等工程完成80%,环崖栈道已修建完成。打响“文化牌”

“这棵树得保存下来……”“这个土坡要做好防护……”每到一处,欧新海就靠自己的“火眼金睛”,把施工中的一些“毛病”挑出来。从土坡上种什么花,到浮雕上刻什么图案,再到鼓上的刻字顺序,本是“门外汉”的欧新海翻阅书籍、查找资料,还原文化的真实面貌,探索建筑的文化内涵。

“我们翻阅道文化书籍,请教专家传授,去伪存真,把真实面貌还原出来。”欧新海说,这跟盖高楼大厦完全不一样。王屋山以道文化闻名,每处景都散发着文化底蕴。这是建设者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
每一块砖、每一块匾,都沉淀着道文化的精髓,散发着道文化的历史厚重感。“作为愚公移山精神发源地,王屋山景区承载着济源人民的梦想。我们要建设好王屋山景区,不辜负济源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,不辜负济源人民的殷切期盼,不辜负游客的切身体验。”欧新海说。

太阳已经下山了,欧新海还没有离开的意思。站在忙碌的施工现场,他静静地伫立着。望着还在加班的工友们,望着他们身后雄伟壮丽的王屋山,他的心里更有劲了,眼神更坚定了。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新闻快讯